首页

东北呆呆女神

时间:2025-05-23 16:51:29 作者:秘鲁京津冀会馆成立 浏览量:87835

  本报讯(记者刘苏雅)已知全球最大的恐爪龙类足迹在我国福建现身。这枚足迹,是由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领衔的中外科学家团队在福建省龙岩市发现的,一个新的足迹属种——“英良福建足迹”也建立起来。今天上午,科研团队发布了这一研究成果。

  2020年,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临城镇龙翔大道附近,考察队找到了一个大规模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福建龙翔恐龙足迹群”。“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好、面积最大、多样性最高的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钮科程说,这里已产出大型蜥脚类、鸟脚类、大型三趾型兽脚类、两趾型恐爪龙类等8种恐龙足迹,其中两趾型的恐爪龙类足迹有12个。

  经过研究团队数年的工作,一个“全球最大”纪录在这里诞生。邢立达介绍,考察队发现的一道由5个足迹组成的行迹,有着独特的二趾形态,很容易辨别它们来自恐爪龙类。恐爪龙是一类生活于晚侏罗世至白垩纪的肉食性或杂食性兽脚类恐龙,其后足的第二趾具有巨大镰刀状的杀戮爪,行进时,杀戮爪通常向上抬起,在地面留下由第三、第四趾组成的二趾型足印。本次发现的这道行迹,足迹平均长约36.4厘米、宽16.9厘米,是当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恐爪龙类足迹。

  “不过从形态上看,这些大型二趾足迹,并不符合以前建立的所有恐爪龙类足迹属的特征。”邢立达说,科研团队将这类足迹命名为“英良福建足迹”。根据足迹大小推断,该恐龙的体长至少5米、臀高可达近2米。(北京晚报)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拟立能源法 保障能源安全促可持续发展

看“十四冬”过大年,成为不少游人这个春节休闲的选择。为助力“十四冬”,巴图苏和与合伙人在莫尔格勒河景区组织了“天天冰雪那达慕”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沉浸式体验蒙古族文化与传统运动。他说,“十四冬”会徽“冬之韵”正是形似莫尔格勒河,冬运赛事让这条“天下第一曲水”更加广为人知。

2024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首次设置海外分会场

攀枝花市仁和区红旗村的返乡创业青年许开成于2019年回到家乡开始创业。2021年许开成与其父亲在村内建立起家庭农场发展创业联盟,至今已吸引80余家家庭农场一起“抱团发展”,不仅拓宽了村内水果在国内的销售渠道,还将优质水果远销加拿大、俄罗斯、新加坡等地。

重庆七旬老人制作6000余件标本 打造出家庭“动植物园”

丛亮表示,自2021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首创“与美在华跨国企业高层圆桌会”以来,先后举办了7场圆桌会,该活动已成为各地展示自身发展风貌和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此次活动是圆桌会首次在中部地区举办。希望本次圆桌会有效促进中美工商界交流,欢迎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跨国企业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绿色能源、生态环保等领域开展更多务实合作,继续深耕在华市场,加大对中部地区投资合作,促进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不断惠及两国和两国人民。未来,我们将持续发挥好“圆桌会”常态化、机制化的沟通渠道作用,帮助地方政府和企业解决开放合作中遇到的问题。

乌鲁木齐警方邀请市民走进警营共度国庆

4月30日,四川遂宁,远眺正在建设中的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当日,四川成都经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铁(简称“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建设工地主塔和架梁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无人机照片)

桂滇黔三地在广西百色开展森林防灭火联合实战演练

此外,在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宁夏科协将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学校、农村、集市、厂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围绕卫生健康、数字素养、知识产权、低碳生活等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广泛开展社会需要、群众喜欢、影响力大、服务面广的系列科普活动5000余项。(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